格桑花开映山河:雪域高原的秀丽蜕变与时代赞歌
格桑花开,见证雪域高原的辉煌巨变
“格桑花开映山河”,不仅是西藏壮美风光的诗意写照,更是这片土地60年来沧桑巨变的生动象征。从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至今,一代代雪域儿女在党的领导下,用团结与奋斗浇灌出快乐生活的格桑花。如今的西藏,铁路穿行雪山,电网点亮牧区,昔日的”高原孤岛”墨脱通了公路,曾经的”三人乡”玉麦变身”小康乡”……这些变化,不正是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结出的硕果吗?
民族团结之花绽放雪域
走进拉萨八廓街,藏语与汉语的交谈声此起彼伏,酥油茶与甜茶的香气交织弥漫。这里举办的”双语小课堂”,让不同民族的群众在语言交流中拉近距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千年八廓街,是我们各民族建起来的八廓街。”如今的西藏,7个市(地)全部创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地),社区共建行动让”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念深入人心。当格桑花开遍山野时,民族团结的种子也在雪域高原生根发芽。
生态保护绘就高原最美底色
雅尼湿地的黑颈鹤振翅飞翔,尼洋河的清波倒映着雪山——这幅人与天然和谐共生的画卷,是西藏坚守”生态保护第一”规则的成果。从《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的颁布到”两江四河”流域造林工程的实施,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网越织越密。当地牧民吃上”生态饭”,成为绿水青山的守护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叮嘱的那样:”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西藏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生态高地”的责任担当。
乡村振兴谱写快乐新篇
林芝嘎拉村的桃花节年年火爆,村民通过乡村旅游鼓了腰包;玉麦乡的边境小康村整齐漂亮,戍边群众的生活今非昔比。西藏的乡村振兴,既有”组团式”援藏带来的外力助推,更有当地群众”动脑筋、做聪明人”的内生动力。当总书记回信勉励嘎拉村”创新更加快乐美好的生活”时,雪域儿女明白:快乐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格桑花开的明天更灿烂
从人均预期寿命突破72岁到在校生人数占总人口1/4,从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到边境基础设施升级……今天的西藏,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蓝图阔步前行。格桑花年复一年绽放,见证着这片土地的日新月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西藏各族儿女必将像格桑花一样扎根沃土,让”映山河”的秀丽故事续写更加绚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