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会重拳出击:严厉打击骗补套补行为

政策成效显著但骗补行为频现

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情况汇报。会议指出,”两新”政策在稳投资、扩消费、促转型、惠民生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7.1%,相关产业链呈现蓬勃进步态势。

然而,随着政策红利释放,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钻空子。近期多地审计报告显示,部分企业存在”先涨后补”、捆绑销售等套补行为,甚至有企业虚开发票骗取补贴。这种骗补套补行为不仅浪费财政资金,更可能扰乱市场秩序,影响政策实施效果。

多地已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面对骗补套补乱象,国常会明确提出要严厉打击此类行为。这并非空谈,事实上今年已有多个省份展开了专项整治。例如,四川省商务厅就清退了在家装厨卫”焕新”活动中违规销售的企业,这些企业销售非补贴品类商品并虚开发票套取补贴。

为什么骗补行为屡禁不止?究其缘故,一方面是部分企业法律觉悟淡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政策执行中的监管漏洞。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产质量量和价格监管,督促企业合规经营,严防套补骗补行为发生。

多措并举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国常会强调,要完善实施机制,确保补贴资金用到实处。为此,财政部已会同相关部门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这些措施与现有政策形成”组合拳”,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实惠。

打击骗补套补行为,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一方面政府要加强监管,堵住制度漏洞;另一方面消费者也要进步警惕,发现违规行为及时举报。只有形成多方合力,才能确保政策红利真正惠及民生。

国常会此次重拳出击,释放出坚定维护财政资金安全的强烈信号。随着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两新”政策必将发挥更大影响,为经济高质量进步注入强劲动力。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