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非正常状态纳税人办理税务注销 异常状态纳税人,非停业清算户的特别关注与处理
能否以法人身份注册新公司?
所谓非正常注销,指的是企业在注销经过中,未能按照规定提供完整的资料,或者在未通知税务部门的情况下自行停业,转移资产并注销营业执照,导致税务部门无法执行正常的注销流程,若企业在被发现前已完全停业,且税务部门无法联系到相关负责人,亦会被标记为非正常注销。
当税务登记显示纳税人情形为非正常时,通常意味着纳税人存在违反税务缴纳规定的违法行为,这类非正常户往往是由于未按期申报,催报未至且无法找到经营场地或相关人员,导致当月月底转为非正常户,若三个月内仍未转为正常户,则会被强制注销税务登记证。
此类情况通常是由于企业长期未按规定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税款,税务机关(包括国税局和地税局)将其设置为非正常情形,要恢复为正常户,纳税人必须携带营业执照(或税务登记证)前往税务机关接受处理,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缴纳税款、罚款并办理相关手续。
在法律层面,一旦营业执照被吊销,企业只能办理注销登记,工商部门不会受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法人不可在新注册的公司中担任任何职务,只能作为股东,若不恢复正常情形,法人可能面临无法成立新公司、担任公司高管、无法出境及购买机票、高铁、火车票等后果。
非正常户的税务登记失效超过三个月,税务机关可宣布其税务登记证件失效,追征应纳税款仍需遵循《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未欠税且无未销发票的纳税人,若被认定为非正常户超过两年,税务机关可注销其税务登记证件。
若企业未进行正常注销登记,工商部门会在每年年检后对未参加年检的企业吊销其营业执照,被吊销或注销的企业名称在几年内不得被注册;而且被吊销企业的法人可能在几年内也无法用自己的名字注册公司,若纳税人主体被停用,可前往税务机关查询停用缘故,并进行缴税。
怎样处理纳税人非正常情形?
1. 补办纳税申报:纳税人需对其逾期未申报的行为进行补办纳税申报。
2. 接受处罚并缴纳罚款:纳税人应接受税务机关对其逾期未申报行为的处罚,并缴纳相应的罚款。
3. 解除非正常情形:在完成上述步骤后,税收征管体系会自动解除其非正常情形,无需纳税人专门申请解除。
4. 履行相应义务:根据导致非正常情形的具体缘故,纳税人需履行相应的义务,如补缴税款和滞纳金、更正申报等。
5. 补充或更新资料:若因资料不全或过期导致非正常情形,纳税人需按照税务部门的要求,补充或更新相关资料。
6. 法律分析:长期未按规定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税款的纳税人,需携带营业执照(或税务登记证)前往税务机关接受处理,按照要求缴纳税款、罚款、办理相关手续,税务机关才能恢复其正常户。
非正常户注销多年后能否解除?
一旦纳税人被认定为非正常户,超过两年,体系会自动进行“非正常户”注销,期间无法解除,由此可见,如果单位被标记为非正常户已超过十年,实际上已经无法恢复其正常纳税情形。
但根据具体情况,若非正常户解除需要纳税人提供情况说明并给出正当理由,根据征管法对未按规定期限申报纳税的情况进行处罚,有一个3天的公示期,公示期结束后,若无异议,方可缴纳罚款,缴纳完毕后可申请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