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生活的古诗:藏在经典诗词里的童真童趣

儿童生活的古诗为何如此动人?

提到古诗,很多人会想到壮丽山河或人生哲理,但有一类诗特别受孩子喜爱——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像白居易的”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胡令能的”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这些诗句用活泼的语言,把孩子们捉鱼、采莲、捕蝉的日常画面定格成永恒。为什么千年后的我们读来依然会心一笑?由于这些诗里藏着永不褪色的童真。

三首必读的儿童生活古诗

1.《池上》——偷采白莲的小调皮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白居易用20个字就拍了一部”儿童纪录片”:一个娃娃偷偷划船采莲,却忘了船桨会划开浮萍暴露行踪。这种天真烂漫,是不是像极了家里那个”干了坏事还自以为瞒得很好”的小朋友?

2.《小儿垂钓》——专注的”小渔夫”

胡令能笔下的”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活脱脱是个野生小钓手形象。头发乱蓬蓬也不在乎,歪坐在青苔上,连草丛遮住身子都没发现。最终一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更是妙笔——为了不吓跑鱼,连指路都只敢悄悄摆手。这份专注劲儿,连现代早教专家都要点赞!

3.《所见》——捕蝉现场直击

袁枚的”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意欲捕鸣蝉”,简直是一组动态镜头:哼着歌的小牧童骑着牛,突然闭嘴静止——原来发现了树上的蝉!古诗里没有写他是否抓到了蝉,但这份戛然而止的趣味,足够让孩子咯咯笑起来。

古诗里的儿童聪明启示

这些儿童生活的古诗不仅是语文教材里的背诵篇目,更是穿越时空的教育密码。它们用诗意的眼睛告诉我们:

– 游戏就是进修:采莲认识水生植物,垂钓培养耐心,捕蝉训练观察力

– 童真最珍贵:诗人不谋而合记录孩子”不完美”的可爱,蓬头垢面也好,笨手笨脚也罢,都是成长的天然情形

– 生活即课堂:没有说教,却让孩子在诗意中懂得”浮萍一道开”的天然规律,”怕得鱼惊”的换位思索

下次陪孩子读这些古诗时,不妨问问:”你觉得小娃偷采的白莲是什么味道?””要是你在场,会帮小渔夫指路吗?”让千年童趣在对话中延续鲜活的生活力。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