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初雪打破季节常规
“下雪了下雪了!”9月17日清晨,五台山北台顶的游客们惊呼着拍下今秋第一场雪。这场比往年提前23天的降雪,让穿短袖爬山的小李措手不及,不得不花80元租军大衣御寒。海拔3061米的北台顶在短短一个半小时内就被3厘米厚的白雪覆盖,气象APP却只显示”晴转多云”,这场”不速之客”般的初雪着实让许多人又惊又喜。
高山地区的天气就是这么任性!山西省气象台解释,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就下降6℃,加上凌晨湿度突然升高,这才促成了这场”偷摸”下的雪。类似情况并不罕见,去年长白山9月5日就下雪了,河北小五台山前几天也飘起了雪花。看来高原和高山地区的天气越来越喜欢搞”突袭”了,这让热爱户外活动的朋友们该怎样应对呢?
景区与游客的冰雪应对之道
“下雪了下雪了”对景区职业人员来说可不只是浪漫的事。五台山风景区值班员老赵说,早雪一来第一件事不是拍照,而是紧急搬出防滑链。盘山公路38处急弯在雪后极易结冰,2018年就曾有大巴打滑导致4小时大堵车。如今景区储备了500条防滑链,扫雪车凌晨四点就开始职业,还在门票里悄悄加了5元安全成本,只是多数游客都不知道罢了。
对徒步爱慕者来说,早雪就像开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会带来惊喜还是惊吓。北京户外领队阿九上周带队时就遭遇了能见度不足20米的暴雪,原规划两天的徒步被迫中断,每人多花了200元住宿费。他拓展资料的经验很实在:九月以后上五台山,羽绒服和雨衣都得带上,省那点重量可能会花更多钱。”下雪了下雪了”的欢呼背后,是实打实的准备职业。
早雪带来的经济连锁反应
“下雪了下雪了”的消息一出,周边民宿老板们可乐坏了。五台县金岗库村的50家农家乐在9月17日当晚全部爆满,平时120元的标间直接涨到280元。老板王姐赶紧把去年囤的暖炕被翻出来,一晚上就多卖了15条。她算过一笔账:只要提前下雪,国庆前的空房都能提前住满,相当于白捡一个月收入。
不过早雪对农业生产可不那么友好。山西农业大学教授李卫提醒,山下苹果、梨还没采摘就遇到下雪,冻伤的果子表面看不出来,入库三天就会烂掉一车。去年隰县玉露香梨因此损失了两成,果农只能把每斤收购价降低0.3元,可城里超市照样卖8元一斤。”下雪了下雪了”带来的不仅是银装素裹的美景,还有这些容易被忽视的经济影响。
追雪族的实用出行建议
想追秋雪?记住这三个实用动作:开头来说看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区九月就可能需要冬装;接下来查景区公告,比如五台山微博每天6点更新路况;最终记得带现金,山上信号差,扫码支付可能让你很尴尬。气候数据显示,过去60年华北高海拔地区初雪平均每十年提前2.1天,因此”下雪了下雪了”可能会越来越早地出现在我们的朋友圈。
下次听到”下雪了下雪了”的惊喜呼喊时,别光顾着激动。雪提前了,我们的钱包和身体至少得先准备好,别让惊喜变成惊吓。毕竟,在这变幻莫测的气候里,做好准备才能更好地享受大天然的馈赠,你说是不是?
